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研究

  • 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动员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梁志勇;

    社会动员是无产阶级政党广泛凝聚群众力量,推进社会主义运动的重要方式和途径。马克思、恩格斯结合资本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发展变化和对资本主义制度弊端的深刻批判,依据唯物史观的解释框架和原则,锚定广泛联合无产阶级和其他革命力量的实践目标,深刻阐述关于社会动员的内核、原则、契机与途径等一系列思想论述、观点和主张。新时代深入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动员思想,挖掘其中有益启示,即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明晰合理边界、构建话语体系、把握有利契机,为新时代广泛动员人民群众投身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历史伟业提供实践指导。

    2025年05期 v.40;No.349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3K]
  • 新时代党的政治纪律建设的主要内容、显著特质与未来进路

    覃景冠;陈希航;杨正军;

    新时代加强党的政治纪律建设是党建工作的内在规律和全面从严治党本质要求的具体彰显。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全面从严治党纵深发展过程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复杂多变的时代局势作出积极回应,把政治纪律建设放在严明党的纪律之首位,推动了党的政治纪律建设工作的真正落实和相关法规制度的不断改进。在新的历史时期,党和国家要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理解党的政治纪律建设的主要内容与显著特质,坚定以人民群众最广大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增强党员干部自身的革命性、党性和人民性,更加积极响应全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此,启航新征程,以党的政治纪律建设破解大党独有难题,需要推动政治纪律建设主体责任落实落地,强化政治纪律教育以筑牢党员干部思想防线,坚决严惩腐败违纪以提高政治纪律建设质量,完善党内法规为政治纪律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净化党内生态以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纪律氛围。

    2025年05期 v.40;No.349 8-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3K]

劳动教育专题

  • 中国高校劳动教育政策的变迁逻辑——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

    胡金富;浦毓珺;

    高校劳动教育政策事关高校劳动教育的发展方向,是高等教育政策研究的重要内容。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高校劳动教育政策变迁历经起步塑形阶段、曲折探索阶段、改革重塑阶段、成熟稳定阶段和全面发展阶段。我国高校劳动教育政策变迁深受国家经济体制、教育行政体制、教育文化观念等深层结构因素影响,各阶段发展存在成本效应、学习效应、协同效应及适应性预期等路径依赖现象,政策内部矛盾和行为主体博弈是高校劳动教育政策断裂及新生的动力机制。为推动高校劳动教育政策发展完善,须顺应宏观政策环境、推动政策创新,突破路径依赖规律、促成政策革新,把握变迁动力机制、强化主动变迁。

    2025年05期 v.40;No.349 18-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9K]
  • 当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思想”与“利益”之辩——以现实的劳动实践为密钥

    张兵;曹雨菲;

    青年处于“思想”与“利益”矛盾凸显的时期,这一时期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发挥效用的关键期。从一般意义上看,青年“思想”与“利益”间的矛盾源于青年“理想世界”与“现实生活”的碰撞,这一碰撞通过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与特定个体的实践样式得以具象化。辨析其关系实质,青年“思想”与“利益”的冲突往往采取“思想”与“思想”冲突的表现样态,客观上呈现为“思想”与“利益”的现实冲突,本质上应被归结为“利益”与“利益”的冲突。作为个人实践的最小单位和表达人与人社会关系的最大载体,劳动实践为破解上述矛盾提供了出发点。立足现实,只有以外在的劳动实践确立基本规范,以内在的劳动实践激发内在需要,以内外统一的劳动实践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本质,方有望推动当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趋向“思想”与“利益”的建设性统一。

    2025年05期 v.40;No.349 28-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9K]
  •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现实困境及实践进路

    庄季乔;

    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重要的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践教育形式。随机抽取陕西省8所不同学科特色的双一流高校和普通高校,对1 688名本科生进行了网络问卷调查,选取劳动实践、劳动技能、劳动价值观、劳动精神等四个维度调查大学生的劳动教育现状。调查结果表明:高校劳动教育依然存在开展不够全面和彻底、家庭劳动教育缺少正确的家教家风建设、社会还未完全营造出崇尚劳动的良好风气、学生在劳动教育过程中依然较为被动等现实困境。因此,需要发挥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协同育人作用,形成教育合力,开展良好家教家风建设,营造良好外部环境,教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劳动精神等实践路径,推动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2025年05期 v.40;No.349 38-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2K]

教育问题研究专题

  • 我国受教育权的宪法保障——以教育公平为视角

    何陈爽;

    受教育权是基本人权,也是一项重要的宪法权利。现行宪法颁布实施40多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对受教育权的保障也越来越充分。受教育权的宪法保障主要体现在立法保障、行政保障和司法救济三个方面,即不断完善教育法律体系,优化教育保障举措,形成权利保障的体制机制。目前对公民公平享有受教育权的保障仍存在立法不足、资源分配不均、司法救济困难等问题。因此,应着力于健全教育法律体系,提升教育服务质量,完善教育公益诉讼制度,发挥合宪性审查作用,完善教育公平宪法保障的路径。

    2025年05期 v.40;No.349 47-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8K]
  • 论《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中塔拉的蜕变救赎

    曹瑜聪;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塔拉·韦斯特弗如何实现从无知少女到博士学者的蜕变过程,这种蜕变主要是通过作者自我救赎、教育救赎和社会救赎三大方面实现的。塔拉的自我救赎是通过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心理韧性的培养,逐渐摆脱极端信仰摩门教原生家庭的束缚;塔拉的教育救赎揭示了教育在塔拉自我成长和认知提升中的关键作用,以及如何通过教育实现自我价值;塔拉的社会救赎展示了塔拉在追求教育过程中构建的社会支持网络,以及这些社会关系如何帮助她应对困境,从而实现自我救赎。塔拉的故事让我们认识到自我救赎在自我意识觉醒中的重要性,教育在自我价值实现中的关键作用,社会支持网络在人生成长过程中的影响力。

    2025年05期 v.40;No.349 56-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4K]

体育公共服务研究专题

  • 乡村振兴背景下高等体育院校助力农村体育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研究

    张海洋;芦伟;

    乡村体育赋能乡村振兴工作需要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作为支撑,而高等体育院校所具有的内在优势是助力农村体育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乡村振兴背景下高等体育院校如何助力农村体育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进行系统研究,以期能够为中国式农村体育现代化的推进提供有益参照。研究结果表明:乡村振兴背景下高等体育院校助力农村体育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有着构建多元共建共治的乡村体育治理体系、推动乡村体旅融合的高质量发展、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内在价值,且应把起点上契合农民各类体育需求、关键上适配农村体育发展现实、目标上构筑农村体育善治格局作为实践逻辑。同时,针对当前乡村振兴背景下高等体育院校助力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发展所面临协同治理的制度体系总体匮乏、有效服务的实践形式较为单一、持续服务的后发能力相对孱弱的困境,提出了完善管理体制以优化各类农村体育资源的配置、强化内生嵌入以形成差异化的高等体育院校农村社会服务体系、夯实教师能力以打造高质量的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团队等优化路径。

    2025年05期 v.40;No.349 63-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4K]
  • 农村公共体育服务治理效能提升的内在逻辑及实现路径

    李圆圆;郇昌店;王亮;

    采用文献分析、实地调查等方法,梳理了农村公共体育服务治理的研究现状及现实梗阻,具体表现:(1)政府统摄引领力不够致使公共体育服务供需衔接低效;(2)多元主体协同合作力度不足:农村公共体育服务规划空间失衡;(3)数字赋能精准覆盖不广:农村公共体育服务获得感低,研究提出了农村公共体育服务治理效能提升的内在逻辑:居民需从治理起点到治理结果全过程有序有效的参与,过程中通过价值导向、治理目标、基本要求以及落实标准等主客观指标的衡量,最终形成农村公共体育服务治理效能提升的闭环,并在治理逻辑的基础上从基层干部的成长到多元供给主体的融合,再到需求的精准识别以及法律制度的健全和村民积极有序的参与等不同维度提出了农村公共体育服务治理效能提升的完善路径。

    2025年05期 v.40;No.349 72-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2K]

自然科学研究

  • 水空跨域无人航行器设计与实现

    胡保玲;周祎;钱鹏程;张平改;秦臻;储孟聪;张静怡;杨雪融;

    针对无人航行器救援效率低、驱动方式单一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水空跨域无人航行器,以快速精准地发现并判断灾害情况,从而有效提高救援效率。首先分析了水空两栖航行器的需求,并对其整体结构进行规划与设计;在此基础上,搭建该系统的硬件功能模块,包括单片机及其最小系统单元、无线发射接收模块、电机驱动模块、舵机驱动模块、电子调速模块、AD采集模块、声光报警器模块和按键模块。其次对不同功能模块的软件进行分析设计,以驱动该系统正常工作。最后通过软件仿真验证了系统的可行性,对所涉及的实物装置进行了温度与湿度检测实验。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水空跨域无人航行器系统具有灵敏度强与准确度高的特性。

    2025年05期 v.40;No.349 80-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9K]
  • 近极端Dilaton黑洞的弱宇宙监督假设探讨

    唐浩;

    由Penrose提出的弱宇宙监督假设认为宇宙中不可能出现裸奇点,否则物理中的因果性将丧失。尽管目前仍未观测到裸奇点,但该假设也并未被完全证明。文章针对近极端Dilaton黑洞讨论其是否可能存在裸奇点。使用Wald等提出的计算方法,引入合适的试探粒子并使黑洞吸入该粒子,有可能会导致其视界消失,从而出现裸奇点。能否找到合适的试探粒子是黑洞是否出现裸奇点的关键,从而检验弱宇宙监督假设。计算结果表明,无法找到任何试探粒子使得近极端Dilaton黑洞出现裸奇点,支持了弱宇宙监督假设。

    2025年05期 v.40;No.349 88-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4K]